近年来,医疗器械正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被列入下一步大力推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疗器械行业正以“加速度”的发展态势向前迈进。
近年来,医疗器械正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被列入下一步大力推动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疗器械行业正以“加速度”的发展态势向前迈进。
市场规模扩增引资本关注
随着消费结构调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速度快于医药行业增速,已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近年来发展最迅猛的行业之一。根据中国医疗器械研究院提供的数据,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亿元,同比增长19.86%,接近全球医疗器械增速的4倍。
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在近期举办的“2020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医疗器械主题论坛上”,众成医械联合中信证券和标点信息重磅发布《国内上市医药企业投资医疗器械产业研究报告(2020年)》(下称“报告”),从投资双方企业状况、药企投资偏好、医械细分赛道分析、发展趋势预测等多个维度对药、械转化进行量化分析,清晰勾画出药企布局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在国内246家上市医药企业中,有161家医药企业有布局器械产业,占比高达65.45%。其中,25家医药商业上市企业中有24家布局医疗器械领域,占比高达96.0%;72家中药上市企业中,有59家布局中医器械、敷料、贴膏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经营,布局比例达81.9%。
此外,大型上市医药企业布局器械产业已成为显著趋势。随着营收的提升,未布局医疗器械的上市药企数量依次减少,营收超过100亿元且未布局医疗器械的仅6家,而营收10亿元成为布局医疗器械领域的分水岭。营收低于10亿元的上市药企,布局医疗器械产业率仅41.3%,营收高于10亿元的药企,布局医疗器械产业率超过73.1%。
多因素助推产业发展
为何医疗器械市场得到资本的如此垂青?广东省治未病与新型健康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浩宇在接受采访时分析称:“主要还是受政策变革的影响。”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带量采购、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等政策的逐步施行,促使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下游分工与合作,它将有效提升产业升级、助力企业创新、加速国产替代进口的进程、保障产品可溯源。”金浩宇说,“此外,入行主体多元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大型医药企业入局医疗器械行业寻找新的增长点;互联网企业发挥用户量和用户信任等优势,布局医疗器械领域;先进制造企业凭借生产工艺等优势陆续进入医疗器械领域。”
此外,人口老龄化也从侧面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对老年人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关注,老式的医疗器械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家庭的需要,各种简单实用、功能齐全的新型家用医疗器械应运而生,如电子血压计、血糖测试仪、电子体温计等自动、半自动电子家用医疗器械相继出现深受患者的欢迎。
政策保障加市场推动,使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营收数据逐年上涨。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0)》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医疗器械主营收入达到7200多亿元,同比增长12.9%。受疫情推动,2020前三季度境内78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总营收达1511.9亿元,同比增长63.7%。
细分市场、技术创新,
高端医疗器械上升空间大
65%上市药企纷纷布局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究竟如何?
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疗器械首席研究员李丹荣表示,未来,与呼吸、检测、应急防控、重症病房建设及健康防护相关产品,将在疫情后市场扩容及基层下沉过程中迎来需求高峰。
“国内低值耗材等目前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但是部分高值耗材所需原材料、体外诊断相关设备等产品,因为具备一定的技术壁垒、关税壁垒、供应链壁垒,往往制约着企业的研发创新,这类产品对外依赖度较高。”李丹荣表示,未来,高端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的贸易和产业化将成为重点,通过解决企业“卡脖子”技术,帮助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完成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原材料,组建高端原材料全球化采购中心、吸引国外先进技术企业在国内落户生产,实现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升级,通过创新医疗器械实现国产化。
金浩宇认为,后疫情时代各细分领域市场空间巨大,如体外诊断试剂、高端医疗设备、高值耗材、医美器械、可穿戴家用器械、医疗机器人等领域。